昨天上午9点,在松阳县古市镇,义龙庆高速丽水段2标段预制梁场内,一片30米长的T梁初具雏形。5名工人“全副武装”,在密匝的钢筋丛林中灵活穿行——绑扎、固定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如绣。
22岁的农忠行是班组里最年轻的钢筋工。初来乍到,高温就给他来了个“下马威”。“就算戴着橡胶手套,钢筋还是烫手。”趁着喝水间隙,他脱下手套一甩,汗水如雨点般砸向地面。那双被汗水浸泡得发白起皱的手,无声诉说着高温下的艰辛。
他们正在绑扎的,是松阴溪大桥的T梁“骨架”。为保障进度,工人们每两天就要完成一片30米T梁的制作,平均每人每天拧紧超过800根钢丝。弯腰、蹲守、紧盯间距与节点——看似重复的动作,却需极强的专注与耐力。烈日炙烤下,脖颈酸麻、汗流浃背成为常态,但没人放慢手上的节奏。“这是大桥的‘筋骨’,再热也得把好质量关。”农忠行语气坚定。
钢筋工只是现场十多个工种之一。电焊、浇筑、起重……30多名建设者无惧“烤”验,默契协作。项目部也频出实招:引进智能化钢筋加工配送体系,大幅减少人工作业强度;推行“起早贪黑、午间避峰”弹性作息,在各点位搭设凉棚、备足防暑药品与清凉饮品,全力为工人“撑起一片阴凉”。
12米高的墩柱上,混凝土工正持续作业。高温让高空挑战更难——他们既要克服恐高与眩晕,还要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不间断。“桥面吸热快,汗根本停不下来。”工班长郑建国说,“我们规范系挂双保险安全绳,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,感觉不适立即换岗,绝不能硬撑。”
“我们努力织密高温防护网,让每道工序在热浪中仍安全、高效推进。”义龙庆高速土建二标项目部副经理汪其龙表示。通过科学调度人力与机械,项目在酷暑中依然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义龙庆高速丽水段是松阳县重点项目建设的生动缩影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夏松阳全县有近万名建设者坚守一线。他们用汗水诠释责任,以实干推动发展——重点工程的“进度条”,正因他们的坚守而持续刷新。